关于PPT,我一直都想写一篇,因为我觉得,在当下的职场中,掌握PPT的技巧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。不管是体制内还是外,都会在一些必要的场合需要用到。不同的是,体制外用到的机会可能更多,比如提案汇报、商务磋商等。体制内的我们,用到的机会可能相对较少,但有些技巧或模板,还是应该掌握的,我想和大家分享几点自己摸索出来的心得体会。
一是要简洁大方平实。PPT是汇报的辅助工具,以务实简洁为要,不在于动画多酷炫、界面多花里胡哨,关键在于内容,有干货,有信息量。整体的版式设计要干净大方,看着比较舒服的那种,不在于多吸引人眼球,能不用动画就不要动画,即使用了也不要是那种一转转半天的,不然反而可能“弄巧成拙”造成干扰。这一点和写材料的要求是共通的。一般来讲,PPT的背景不要太文艺、小众或者小清新的,这和体制内的调性不太符合,也不要有太多的装饰性的“小人头”、卡通图像等,请记住,“less is more”。
二是排版要坚持四个原则。这四个原则分别是对齐、重复、对比和亲近,他们就像是PPT大厦中的四条支柱屹立不倒。只有掌握了这四个基本原则,我们的PPT才能做到不走样、不辣眼睛。下面,我就分别展开详述下。①对齐,意味着有序、整齐和条理,是符合大众在视觉上的基本心理需求的,会给人一种安全、稳定的感觉。而且,现在WPS也比较智能,既可以调出“参考线”来辅助,也可以使用它的智能对齐作用,十分方便。“智能对齐”功能会在选中三个及以上元素后自动跳出来,里面的“亮灯”图像就是它。②重复,这个很好理解,就是让某块内容在整个PPT中多次出现。③对比,就是要让重点内容、要点、关键词突出,让它有种“鹤立鸡群”的感觉,具体方式有加粗、划线、反衬、变色、变大、缩小等,就是把它凸显出来。④亲近,就是把相近的、类似的、关联的内容放在一块,形成一个“视觉单元”,与其他部分相对独立开来,这样给人的感觉会更加清晰。
三是树立用户思维。所谓的“用户思维”,就是要搞清楚对象是谁,汇报是说给谁听的,是领导,是同事,还是两者皆有。弄清楚对象后,就要结合自己的讲稿分析他们关心关注的点,即用户的“痛点”“痒点”,然后确定自己PPT汇报的一个框架,一般是金字塔结构的。在讲的时候,对于核心内容,要突出重点花更多篇幅去讲,充分使用数据、例子,让人信服。对于常识性的内容,简单几句话带过。还有,既然是用户思维,就要讲“人话”,不能用一些太专业化的词来“炫技”,通俗易懂、深入浅出才是汇报的最高境界。
四是选择合适的模板。PPT模板因为汇报的内容和场合的不同,会发生相应的变化。一般来说,如果是汇报和党是相关的,背景一般选择“又红又专”的那种,这是比较符合大众对这一主题的审美倾向的。如果是偏向业务方面的,比如工作小结、阶段性成果汇报、方案介绍等,我一般喜欢偏商务风的,以白底、浅蓝底居多,因为我觉得这给人一种踏实感。谈到具体的模板来源,之前我会去一些PPT网站找一些免费的,但往往是既耗费时间还不一定能找到称心如意的,所以,我现在学聪明了,买了WPS的会员,然后在它的资源库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模板,在努力践行“君子性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”这句话。既然提到了模板,我肯定会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珍藏的“宝贝”,大家可以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“PPT”获取,有丰富资源哦。另外,向大家推荐一个网站,非常实用,上面有大量可借鉴的数据,大数据导航(hao.199it.com)。
五是主要靠讲不是靠读。用PPT的核心是展示,既然是展示,那就是“秀”。不管是秀见识,秀成果,还是秀故事,都是要靠嘴巴讲出来的。讲的话,一般是站着,所以就涉及到“台风”,是自信大方还是扭捏作态,是引人入胜还是死气沉沉,是抑扬顿挫还是平淡如水,决定了这次展示能否成功。而想要做到前者,靠讲不靠读,读稿子能传达的信息有限,而站着讲可以把表情、手势和其他身体语言等信息传达给大家。
六是用结构化的表达方式。既然PPT是靠讲的,那就需要选择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。在这里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,叫SCQA,它来源于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的《金字塔原理》一书。拆解开来,S是指情景(Situation),就是汇报的背景,如宏观环境、当前形势、上级要求等,C是指冲突(Complication),是目标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,Q是指疑问(Question),即要达到目标应该怎么做,A是指答案(Answer),指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、对策等。用这样的逻辑去讲,大家更能够听得进去,更易于接受你所传达的内容。
七是做好提前准备工作。这些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调试好PPT,看格式、字体能不能和使用的电脑相匹配,有音频的话能不能正常播放,准备好一支翻页笔,这样便于翻页,讲的时候可以衔接得更好。如果是比较重要的汇报,一定要配合PPT模拟演练多遍,直到可以自如地讲好。
以上就是我的几点心得。大家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,欢迎“一键三连”。